在12月30日的晚上, 没有任何征兆, 突然就失眠了. 回想着生活的琐碎、工作的疲惫, 年度总结的想法就产生了, 好几次想起身下床打开电脑, 最终还是放弃了.
但第二天也就是31号, 找借口的话, 可以说因为要写材料, 还有 bug 要沟通处理, 晚上和室友约好了煮火锅所以没什么心情, 但其实就是下午面对电脑冲浪了两个小时也提不起心情来写, 我实在是太拖延了.
不过平心而论, 我真的想写一份年度总结吗? 我身体上诚实吗? 其实也没有, 如果有一百次我空闲了有时间写, 那我大概能找到九十九件其他事情来拖延, 只写出了剩下那篇. 那… 用母上的话来说就是「那你为啥还非得点灯熬油, 捏着鼻子硬是要写呢」. 因为我还是有一些别的小心思, 具体来说「及时总结」是我心中更好的我应该做到的, 是我理想人设的一部分. 所以现在, 2020年1月3日的凌晨一点, 我点灯熬油, 乖乖地坐在这里开始写我的总结.
在更早几年, 每年年末, 我都会萌生对自己的不满, 感觉一年虚度, 没有太多的摄入, 也谈不上什么收获. 所以那些年和朋友欢笑之余, 总是会有些自怨自哀, 觉得自己不够努力, 接着就开始自我鼓励, 定下这样那样的计划. 在「有志者立长志, 无志者常立志」这种话地鞭策下, 我一次又一次忘却了那些计划.
感觉这样好傻, 所以在16年煞有其事地列自己电影、书、游戏的各种单子, 17年怀揣着考研前想出的种种想法默声度过之后. 18年还没到, 我开始尝试写周总结, 我觉得不妨先把计划先执行起来, 年后顺势继续执行, 相信这一次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但充实的 2109 年完全超出了我的想象, 进水的电脑、接踵而至的工作, 我的周总结早早停更在二月份.
2019 年确实非常充实, 回头想想, 这一年我写出的代码可能比我以往写出的所有代码加起来都多, 在实验室做了几个的项目不说, 而且还接了好几件杂七杂八的活, 让我多了很多在实验室赶工的日子. 记得有一次半夜十二点多终于解决手头最后一个 bug 锁上实验室门回宿舍去, 走在路上用手机测试, 发现问题没解决, 前思后想回到实验室把 bug 解决完才回宿舍睡觉. 还有一次自己有次非常累, 也是很晚回到寝室感觉自己被掏空, 没有解扣子直接脱掉了衬衣, 躺在床上却完全不想入睡. 我还没真正工作过, 但实验室工作带给我的压力, 都非常直接地影响了我, 工作累的时候会完全不想说话, 谁也不想理.
不过好在实验室的工资还算行, 让我也多了很多在海淀快乐的日子, 19年最快乐的就是一次次和实验室的小伙伴、室友们一起吃饭, 而这样的日子竟然那么多. 永远吃不厌的金谷园饺子, 难以拒绝的周二、周三打折的达美乐披萨, 吃完就不想去实验室的门框卤煮, 老徐涮肚以及玩王者荣耀超坑的小徐, 一提再提的北门涮肉和他们家的比利时大炮、人大门口的小骆驼烧烤、京味十足的炒豆合作社、北京的脏串和四道口的黑暗小吃, 食堂三楼的香辣鱿鱼虾, 为了优惠说吃就吃的重庆火锅, 我也不知道19年我究竟约了多少顿饭, 生活的无聊和工作的忧愁都一并消解在酒足饭饱上, 消解在清冷的奥体湖边, 消解在没有夜灯的景山公园中, 消解在青桔单车的月卡里.
还有每个月都让我们薅羊毛的美团邮储银行和 好欢螺螺蛳粉300g , 自从尝试了第一袋螺蛳粉之后, 308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成为我们寝室每周末的保留节目, 逐渐纯熟的煮粉技巧, 日渐增多地厨具、食材, 都是快乐的一部分. 或许这一年是我目前为止的人生中最充实的一年, 上一次这么明显的感觉可能还是高一吧.
就像在 关于「乐队的夏天」 中提过的, 我不是什么爱听歌曲的人, 我很喜欢强调这一点, 我觉得歌曲并不是一个当代青年生活的必需品, 我很喜欢新裤子, 我喜欢彭磊的歌词, 我喜欢disco的迷幻, 很高兴他们在19年又一次火了.
在我工作刚好没那么忙的一段时间, 我甚至想了一个观影计划, 我选择的第一个目标就是王小帅, 那时候我对所谓的第六代导演还什么概念, 我甚至觉得王小帅是和张艺谋、陈凯歌同辈分的导演. 但其实不是这样, 第六代导演指的是贾樟柯、娄烨、陆川、宁浩什么的.
我看了他的 《十七岁的单车》 、 《青红》 、 《闯入者》 、 《地久天长》 , 首先会觉得王小帅是一位很执着的导演, 可以说所有片子都在拍八十年代, 都在拍城市和农村, 都在拍社会变化, 人心腾挪. 但那个时代已经完全地过去了, 如果从今天视角去看过去还好, 如果用当时的视角去看当时, 就只是重复过去, 非常乏味.
我对他片子中的画面间充斥地各种细节最为满意, 尤其是在地久天长里, 厨房里飞舞的苍蝇、喝水用的水舀, 都让我感觉特别亲切、真实. 但在全片上, 每部都有一些很别扭的地方, 让人在3到4星之间纠结.
借此电影, 结合很多影评(尤其是 反派影评 ), 我还总结出来一些电影的评价的角度. 对于那些有个人追求的导演, 具体的来说能看出导演个人风格、导演的审美、情节偏好的电影, 那它应该是有所表达的. 这类电影中, 佼佼者往往都是讲述精彩故事的同时, 旗帜鲜明地表达态度, 表达价值观. 赞扬应受到褒奖的, 批判应受到批评的, 能量越强, 片子就越好, 就比如说 《寄生虫》 . 但如果表达不够锐利, 对于社会、环境的态度比较模糊, 看不到明显的价值取向, 那就没内味儿了.
王小帅恰恰在这方面就比较匮乏, 他与其说是讽刺、抨击, 很多时候更像是对过去的临摹, 不能提供更多的情感支点, 所以他不太火也是有道理的.
另一方面, 对于平常的商业片, 商业片会更看重故事, 重视情节故事, 这时候片子重点在于让一种情绪得到释放, 而评价其好不好的标准主要围绕在故事的逻辑, 同时也不要让价值观有太多偏差. 在这点上, 星球大战9 就是个很典型的反面例子.
王小帅之后, 成体系看的还有几部韩国电影, 《Taxi Driver》、《1987: When the Day Comes》、 华丽的假期 和 《辩护人》 , 他们对韩国近现代历史的一段时期, 从很多角度做了诸多展现, 大家有兴趣可以找来一起看看, 也会生出一种电影宇宙的感觉. 对于这些电影, 看完之后很自然地会对韩国人民有种敬佩, 没有什么胜利是由一个人带来的, 也没有什么胜利一次就能做到, 不免跟现实有一些对照, 但另外一方面, 就像《地久天长》批评计划生育能过审一样, 或许对于韩国而言, 这也只不过是更精心、更工业地烹制而成的样板戏.
还想说说关于 《天气之子》 的看法, 虽然有很多中二的设定, 好几处情节发展都觉得别扭, 但我真的没想到会有这样的结局, 我们要在一起, 哪怕牺牲整个世界. 我觉得这是对传统价值观、道德观极大的反叛, 我很支持这种对抗. 我都觉得这个话题展开来能成为《奇葩说》的辩题, 但总之我会认为牺牲自己, 拯救大家并不是必须的, 我会认为那些存在于大家脑中的正确的, 但没有人践行的道理, 都是要警惕的.
除此之外, 今年看过的到现在还比较有印象的就只有 《走向共和》 、 《我们与恶的距离》 和 《曼达洛人 第一季》 , 《走向共和》真的很棒, 历史课本上那些由一个个标签、一句句意义定义的姓名, 在这里才变成了人, 无论如何都是值得一看的; 而《我们与恶的距离》看起来实在太累了, 他会不断地督促观众做自我反省, 对待工作, 对待子女, 对待伴侣, 对待悲伤, 对待少数人群. 剧虽然结束了, 留下的都是各种问题, 我也不知道还能说什么. 征友有时会看到一条要求是「希望你善良」, 我常常会觉得这种要求没什么意义, 我觉得大多数人都不会觉得自己不善良, 但看完这个剧, 我也只能希望大家都善良; 《曼达洛人》就不说太多了, 星战背景下的太空冒险剧集, 和我前两年看的一部超老美剧 《萤火虫》 有异曲同工之妙, 非常喜欢.
书的话可能只有 《杀死一只知更鸟》 是我还有印象的书, 今年读的书实在不多, 但这本书真的很棒, 现在值得读, 将来值得读, 小时侯也值得读.
我还有一个想法, 虽然我没有社会学、传播学之类的背景, 但我觉得很明显社交网络已经完完全全地成为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手机可以说是我们大脑的一部分、社交网络生活也可以说是我们社会生活的一部分. 我会觉得适当地、正确地使用社交网络就像穿合适的衣服一样自然、一样重要, 如果说穿着搭配是大家应该有的技能, 那么在社交网络上自我表达的技能也一样重要, 建议大家都养成使用社交网络的习惯, 尤其是类似于微博的开放社交网络.
在我的草稿箱里, 还保存着一份19年6月份的周总结/月总结, 摘录了四个比较有趣的观点, 到现在我看到依然希望分享出来.
- 抖音-like app 可以说是21世纪的烟草, 终于在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被发明出来;
- 同情疲劳: 也称替代性或二次创伤压力,简而言之,是经历过太多次感同身受的同情后出现的淡漠情绪。不久媒体中开始出现类似的概念, 记者兼学者苏珊·墨勒(Susan Moeller)在1999年出版的《同情疲劳:媒体如何销售疾病,饥荒,战争与死亡》一书中写道:“从一次创伤到另一次创伤,看上去媒体在令人窒息的贫穷、疾病和死亡之旅中表现出色。问题被模糊化了,危机的存在成了一个危机。大量的坏消息使公众‘陷入一种同情疲劳的麻木状态’”。豆瓣上时常能看到各种各样的怪消息、坏消息, 我后来也常常会有这种麻木感, 会觉得再黑暗、再荒诞的事情发生我都不会觉得惊讶.
- 诗人与交通工具: 为什么古人那么多吟诵月亮、自然的诗, 很大一个原因是古代交通不发达, 常常需要走夜路, 而夜路最重要的就是辨别方向, 所以古人需要经常和自然、天象交流. 交流的多就不免心有所感.
- 算法公平: 比如说护士大多数为女性, 那么自然状况下, 利用算法进行搜索很有可能结果均为女性, 会让人产生不存在男性护士的错觉, 那么算法就有必要把男性护士强制性地加入到搜索结果中, 从而通过算法改变事实来达成一种形式上的公平. 计算机、互联网对我们社会有很多显性的影响, 但我感觉到, 还有更多我们看不到的影响, 都在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