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休止的拖延, 给我带来的是周期性对 todo 类应用的怀疑, 开始又一次思考自己到底需要一款什么样的应用.
我倾向于把能达到 todo 目的的应用分为三种.
第一种是大而全的笔记应用:印象笔记、OneNote、 Notion ,甚至是Notability 或 Goodnotes 代表的手写笔记,手机自带的备忘录也可以包含其中. 这种特点是可以把所有的内容都放在这里, 图片、链接, 记笔记的时候顺手写在这里, 方便、简单. 但核心缺点是不能提醒, 如果想区分今天、明天只能依赖文本; 另一个可能的缺点是在接下来这件事情的进行过程中, 会不断地在笔记上增加各种细节, 最终它不再像一份备忘, 而更像一次事务记录.
第二种是子弹笔记应用,例如:幕布 、Dynalist. 它们最大的特点就是可以折起来, 即便增加再多的细节, 也可以折起来, 让它保持清爽、直观的视觉体验. 但这种软件往往也缺少提醒.
第三种就是纯 GTD 软件, 这种软件很多,滴答清单(TickTick)、iPhone 自带的提醒事项以及等等XX清单, 也包括我正在使用的一款软件 Things,这种软件往往包含类别、标签、时间日期、优先级等一系列 GTD 软件惯有的概念. 做得已经相当完备. 如果说缺点, 就是很难包含细节, 无法把大量的文字放在其中.
虽然 Things 已经相当不错, 性能很好, 颜值很高, 但其他它完全没办法做到在一个地方把事情从头到尾完全处理掉. 举例说, 开会时 Things 并不能做笔记软件, 我需要使用笔记应用来做简单的会议记录. 之后再把他们分门别类的转移到 Things 上, 而在事情的推进过程中, 我常常需要临时保存一些事情相关的内容, 这时我可以选择原来的笔记应用, 也可以选择 Things, 但其实体验都非常一般, Things 的体量容不下太多文字, 笔记应用又需要翻找, 启动速度也不尽如人意.
总的来看, Notion 已经足够好了, 如果执行力足够, 每天早上打开电脑首先检查一下笔记中的日程, 那么提醒倒显的没那么重要, 而 Notion 的模块化体验也非常不错. 如果真的要说, 那就是性能太差, 用起来难免会有卡顿, 重度使用下还要考虑不低的订阅费. 但确实有着长期的诱惑力, 总是吸引我想把它再启用.
同样的, 幕布、Dynalist 之类的应用假如有提醒功能也会变的非常理想. 但就像之前说的「很难摆脱在一个地方处理所有事情的诱惑」, 如果用了这种软件, 就会有把所有笔记放在这里的冲动. 这时候, 图片插入、长段代码支持的缺失又会让人非常烦躁.